全部

《格列佛游记》:一场夹在低俗笑料与童真童话间的尴尬漂流‌

许长卿
发表于 2025-04-05 20:57:55


抱着“至少能看杰克·布莱克耍宝”的心态点开这部电影,结果发现自己像格列佛一样掉进了尴尬的漩涡。罗伯·莱特曼把斯威夫特的讽刺名著改造成美式校园喜剧的套路模板,其粗暴程度堪比把《哈姆雷特》拍成《小鬼当家》。原著中尖锐的政治隐喻被替换成放屁笑话和巨人用口水洗头的恶趣味,看到小人国战争变成真人版《水果忍者》时,我甚至怀疑导演在片场安装了“每十分钟必须插入屎尿屁梗”的定时炸弹。

杰克·布莱克饰演的格列佛,活脱脱是从《摇滚校园》片场迷路的山寨版。这个本该经历人性蜕变的报社小职员,顶着万年不变的油腻笑容,把荒岛求生演成了中年危机的油腻男子在迪士尼乐园撒泼。他初到小人国时惊慌失措的夸张表情,仿佛在模仿大一新生第一次看到宿舍蟑螂,但当他突然开挂用口香糖和打火机征服利立普特人时,物理系室友忍不住拍桌:“这他妈比永动机还不科学!”最让人窒息的是角色弧光的缺失——前一刻还在吹牛欺骗全城百姓的骗子,后一秒突然变成舍己为人的英雄,这种转变生硬得就像食堂阿姨突然宣布红烧肉免费。

艾米莉·布朗特饰演的公主是影片唯一的清流。她穿着浮夸的欧洲宫廷裙,却能演出知识女性被困在童话躯壳里的憋屈感。面对格列佛的粗俗笑话时,她翻白眼的微表情精准得让男生宿舍集体鼓掌——那分明是当代女生听到“多喝热水”建议时的同款表情包。可惜编剧给她的高光时刻仅限于被巨人从婚礼现场抢走,当她说出“真正的力量不是体型而是头脑”时,隔壁床追漫威的兄弟冷笑:“这鸡汤浓度还不如雷神学用手机”。公主与格列佛若有似无的感情线更是灾难,两人并肩看夕阳的画面甜腻得像是过期糖精,连最爱看偶像剧的老王都忍不住快进。

电影对奇幻世界的构建暴露出工业化流水线的疲态。小人国的城堡像乐高积木般塑料感十足,巨人国的苹果树挂着明显是泡沫材质的果实。最灾难的是海上风暴的特效场景,滔天巨浪逼真得让我想起学校澡堂堵塞的下水道,而当格列佛从鲸鱼嘴里逃生时,生物系兄弟痛心疾首:“齿鲸类口腔结构根本不可能让人直立行走!”这些细节崩塌不断提醒观众:这不是奇幻史诗,而是披着IP外衣的圈钱快消品。

作为爆米花电影,《格列佛游记》最失败的不是五毛特效,而是对情感共鸣的彻底放弃。格列佛与小人国侍卫长的友情本该是全片灵魂,结果被处理成《宿醉》式闹剧:两人深夜偷喝巨人酒窖的桥段,本该催泪的“忘年交”变成了油腻大叔带坏乖学生的犯罪现场。当格列佛最后乘船离开时,本该打湿纸巾的离别场景,却因为侍卫长突然放了个巨响的屁,让整个宿舍的笑骂声差点掀翻天花板。这种用低俗笑料解构严肃时刻的操作,比期末考试挂科更让人心塞。

影片唯一值得称赞的是对“孤独者幻想”的微妙触碰。格列佛在现实世界是个被同事嘲笑的卢瑟,却在异世界被奉为神明,这种设定戳中了每个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的社恐患者。当他坐在城堡顶端享受子民朝拜时,那种混杂着虚荣与寂寞的眼神,让熬夜赶论文的我们产生了诡异的共鸣——毕竟谁没在深夜幻想过自己突然成为校园风云人物呢?可惜这种微妙心理很快又被“巨人用内裤当国旗”的恶俗桥段冲进马桶。

散场后翻出斯威夫特原著,发现扉页上写着“讽刺人性的虚伪与荒诞”,再看电影里格列佛教小人国玩电子游戏的场景,突然理解了导演的“创新”——他把辛辣的社会批判改成了《生活大爆炸》式的死宅狂欢。或许这部电影最适合的观众,是那些把“改编自经典文学”自动替换成“爆米花管够”的人。至于我们宿舍,已经用脚投票把这片列入“比高数课更适合补觉”的催眠片单。唯一的好消息是,被迫陪看的老张终于找到了论文灵感,标题就叫《论影视改编如何摧毁严肃文学的最后尊严》——你看,烂片至少还能促进学术生产,这大概是《格列佛游记》最大的正面价值了。

15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