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人学》介绍了司马迁的“为人”学,是他的自立与“三立”思想中*基本的问题,是他史学中优异的思想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这是应当揭示和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丰富的史学,很注意人的行为,观察其做人怎样,很讲究为人(即做人)之道。司马迁在写上古至当代(汉代)三千年的历史中,有五六十处明确地提到历史人物的“为人”。为人之道,是他对待古今历史人物首要的注意点。对于历史事件也首先关注有关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早在先秦时期(即两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早就提出了自立和三立问题。《大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讲究人的自立和益世,也即为人处世之道。在这个思想基础上,才谈得上三立。《左传》提到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就是自立的三个方面,也就是为人之道的体现。
本书分三编对司马迁的为人和学问做了论述。**编写司马迁的为人性情。主要论述司马迁推崇仁义、信奉自然、尊重游侠、反对迷信、批判黩武,主张实事求是、人们和谐相处的思想主张。第二编写司马迁的游访史迹。司马迁倾心于历史上与民有益、处世公道的伟大人物,颂扬善良的人格。为了记录周公、孔子、屈原、陈胜、项羽、刘邦等历史人物,曾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和研究。第三编写司马迁的论述为人。对司马迁笔下的正直与邪曲、有为与妄为、士节与败类、交情与无情,都列举显例,条分缕析地进行了论述。全书史料翔实,议论允当,文字干净简炼,既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学术意义,又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