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禅宗历史上**部以“灯录”命名的史传,拉开了“灯录”之作的序幕,后期出现的《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五灯会元》等都据此而来。 2.对禅宗渊源流派、发展脉络有清晰的勾勒描绘,尤其是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个系统。 3.记录众多参禅悟道机缘语句,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众多禅师鲜明形象跃然纸上。 4.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其为“禅学之源”,对宋代文坛、教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宰相王随摘抄《景德传灯录》为《传灯玉英集》。 5.儒家朱熹的《伊洛渊源录》、黄宗羲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均仿照《景德传灯录》体例而成。
《景德传灯録》,三十卷,为北宋 真宗朝道原所撰禅宗灯史,此书集录自七佛至禅宗历代诸祖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传灯法系,为宋代“五灯”之首。书成之后,道原诣阙上进,真宗命杨亿诸人加以刊定,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此书在宋、元、明、清各代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都有很深的影响。《景德传灯录》是研究禅宗史、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禅宗的形成、发展、流传、地域突破、思想认同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此次整理出版采取点校的形式,以《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所收元 延祐本(此简称大正本)为底本,以《四部丛刊·三編》所收“宋代三合本”(此简称四部本)为主校本,以《中华大藏经》所收《赵城金藏》(此简称赵城本)、中华书局《五灯会元》本(此简称中华本)为参校本。对底本文字有疑有异者,先对照主校本,次对照参校诸本,并出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