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主体地位的要旨是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自主的、能动的、决定的地位。党员主体地位理论,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及其自由自觉的能动活动表现出来的基本性质构成人的主体性,以此为基础,在党的建设理论上,提出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建标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基本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主体地位理论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把党员主体地位基本理论中国化,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中国实践的理论成果……”这是来自刘勇专著的《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的节选部分。
《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讲述党员是党的主体,党之所以有力量、凝聚力,就是因为它充分尊重了党员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广大党员的意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需要建立和完善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机制,探索制度建设的规律,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广大党员民主权利,才能真正实现党员当家作主,发挥党员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