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发生非常频繁。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对各国政府都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尤其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更是如此。
周友苏主编的《重大公共危机应对研究》以我国政府在处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时所体现的应对理念、采取的应对措施、反映出的应对能力,以及应对过程的经验教训为考察样本和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概括,旨在强化全社会应对公共危机意识。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保障,促进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为政府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操作对策建议。丰富中国特色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库藏。
《重大公共危机应对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书包括导言、重大公共危机应对的理论分析、重大公共危机应对的政府行为、重大公共危机应对的社会控制与社会动员、重大公共危机应对的信息传播管理、重大公共危机应对的法制保障共六章。
本书基于对公共危机与我国立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比较分析,将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统称为重大公共危机或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发生在四川藏区的“3.16”四川藏区事件为主要考察样本和研究对象,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方法展开综合研究,深入探讨政府部门在处置这两大公共危机事件时所体现的应对理念、采取的应对措施、反映出的应对能力,以及应对过程的经验教训等问题,梳理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民族宗教问题、民生问题、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社会管理意识和体制机制等,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改进措施,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应对类似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示范、警示和借鉴的样本。全书分六大部分,约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