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编著的《贞观政要治道研究》哲学可以分为三大类:求真的科学哲学、求善的政治哲学与求美的艺术哲学。欧洲传统哲学是以求真的科学哲学为主流,中国是以求善的政治哲学为主流。西方以思辨与分析为哲学的主要形式,中国则以内圣(修身)与外王(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为主要形式。西方从概念到概念,善于理论探讨,中国言行一致,重于实践运用。
杨琪编著的《贞观政要治道研究》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内圣外王。本书围绕“治道大体”这个贞观君臣论治的核心内容,分别从治国理念大体、治国事务大体、治国制度大体和君臣关系大体四个方面对《贞观政要》治道思想进行了阐释。治国理念上,唐太宗君臣一致认为,无为、仁义、至公和用贤是治国安邦的四个根本理念;治国事务上,唐太宗君臣重视君民关系、君相关系、君主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华夷之间的关系;治国制度上,唐太宗君臣确立王道制度体系,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对西周以后的政治实践中成功的方面予以继承,*终开创了有贞观朝特色的治理模式。君臣关系上,唐太宗君臣从“君臣协契,义同一体”、“君为政源,率臣以正”、“臣为股肱,制君以义”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君臣关系理论。诚如魏征所论,“自古为化,唯举大体”,《贞观政要治道研究》所论治国大体不但具有重要的政治哲学价值,而且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