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作者写作的学术专著,对儒家传统和共和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儒家传统中的共和元素,提升儒家传统的现代性适用性。正如作者所言:“展开儒学与共和的相维视域,探究儒家传统在近代转型中体现出的能动性和连续性。”一方面,为客观理性地认识儒家传统提供有力的佐证;另一方面,也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发出号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了先人的思考和智慧。我们只有充分挖掘、深刻研究,才能继承和发扬好。此书对于政治学特别是政治思想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9世纪末,近代中国逐渐开启政体变革进程,君主立宪与民权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相互竞衡的政体转型路径。本书着重探讨、分析儒家传统和君主政治与共和政治的关系,阐释儒家传统与近代共和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义理共振、相互塑造。论证思路方面,本书区别于文化儒学和政治儒学的研究范式。文化儒学着力于更新儒家文化以嫁接西方现代政治,而对中国儒家传统政治则基本上予以通盘否弃。本书则认为中国历代传统政治蕴含的宪制要素、政制精义及治理经验等仍具现代价值。政治儒学则试图基于传统经学重新开出整全性的现代政制,以此作为传统儒学的再制度化方案。本书则认为儒家传统并未外在于近代中国共和转型的历史进程,而是深刻作用于近代中国共和政体的形成与巩固,并且已然融入共和政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