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再殖型神话是讲述洪水灭世后人类再繁衍的一个故事类型。这类故事几乎在全世界都有发现,是国际学界百年来长盛不衰的讨论热点。围绕故事的中心母题,全世界的洪水再殖型神话发展出许多亚型和变体,既呈现了人类与自然恒久不变的互动律则,又潜藏着文明史上剪不断理还乱的族群关系。本书以680余篇洪水神话文本为素材的整体模型分析,对华夏神话的文化价值认识提供前所未有的系统观照案例,反映了华夏上古神话不突出战争元素却大力弘扬战胜自然灾害的正能量主题。启发人们去思考:为什么全世界的洪水神话大多着重讲如何逃生(方舟故事型),唯独华夏洪水神话突出讲述英雄治水功绩和灾后重建?这和“多难兴邦”与艰苦奋斗的华夏精神是怎样的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除上篇系统研究和下篇文本呈现外,还包括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母题代码表、《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洪水母题编号、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文本索引和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母题分析数据库等附录。这些附录中丰富的神话资料凸显该书夯实的文献基础,尤其是设置扫描二维码,能超级链接到数据库会给读者提供更多系统的知识。
在“神话学文库”(第二辑)的成果中,陈建宪《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母题分析法的一个案例 》的国家观念*有代表性。著者以搜集到的600多篇洪水神话文本为基础,进行整体模型的建构和母题内容的分析,对华夏神话的文化价值认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系统观照和案例分析。著者不仅指出了全世界洪水神话都着眼于“逃生”,唯独华夏神话立足于“治水”的特点,指出中国洪水神话重在颂扬治水英雄功绩与人民灾后重建的积极创造,而且由此深入思考其中的民族精神与思想理念。
——叶舒宪
洪水再殖型神话是讲述洪水灭世后人类再繁衍的一个故事类型。这类故事几乎在全世界都有发现,是国际学界百年来长盛不衰的讨论热点。围绕故事的中心母题,全世界的洪水再殖型神话发展出许多亚型和变体,既呈现了人类与自然恒久不变的互动律则,又潜藏着文明史上剪不断理还乱的族群关系。本书是陈建宪教授长达30年对洪水神话持之以恒研究的总结性成果,书中首次运用电脑数据库,对流传在中国40多个民族中的682篇异文进行母题分析,将文本的时间线索与空间扩散相结合,对该故事类型的中国形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述与研究,填补了中国洪水故事圈在国际学坛上的缺环。同时,以洪水再殖型神话为个案,对历史地理学派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做了系统总结和较大拓展。书中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很强操作性和复制性,是故事学方法现代化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