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为何物?诗人何为?
当李、杜遭遇网络时代,会出现哪些荒诞离奇的事情?
李、杜的爱情诗,今天又会有哪些奇妙的解释?
李、杜之间的同性之谊,怎么到许多学者哪里竟成了“断背之谊”?
“杜甫很忙”“大唐**古惑仔(李白)”,李、杜是不是也需要打扮一番?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先生在万松浦书院,通过“对话辩难”的方式,给您讲述“不一样的李白和杜甫”,书中作者不断抛出许多惊人之语:李白,形只影单的文化猛人;杜甫,隐伏了血性的好男儿;没有什么所谓的“现实主义”,一切诗歌都是 “浪漫主义”的;凡尖音必疑之,网络化时代的“李杜们”,收起你们的爪牙,别太嚣张了……
这是我从业以来读到的难得的好一部书稿!我愿意站住你们家的屋顶上,拿着大喇叭大喊:快来看这本书吧!
1.摘掉诗人“仙”呀“圣”呀的头衔,把李白和杜甫给说透了!比如说,李白和杜甫的求仕之路,本质上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高尚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尴尬、难堪和狼狈之处。作者在解说时,把他们和孟子、陶渊明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李白和杜甫在气节上比孟子、陶渊明差远了。他们俩,不过就是两个挂着诗人头衔的凡夫俗子。
2.破除人们对诗的迷信,把写诗这回事给说透了。 现代许多诗人动辄自称李杜,胡言乱语,装疯卖傻,自以为是喝了酒,跳了舞,就能诗兴大发,就能写出李杜式传世佳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就是给这些狂徒一百坛酒,让他们喝死,他们也写不出李杜式的诗歌。因为,真正的诗人,是孤独的、寂寞的,要做好一个诗人,一要孤独,二要明心,真正的诗人都是有着大孤独、大寂寞、大同情心的人,他们,绝不是热闹场上的人。
3. 敲碎文化流氓的脑袋,把网络化时代李、杜给我们的启示说透了。当下,网络以其平民化的狂化精神,将李、杜的形象给游戏化了。这是相当悲哀的。李杜是中国精英文化的*核心的部分,颠覆和消解李杜为代表的精英文化,不仅是可怕的无知,更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网络化时代,*应警惕的,就是那些文化流氓对传统文化肆意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