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的儒家德育》的思考与写作将主要围绕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而展开,即儒家德育遭遇到了现代性的极具压迫性的解构力量,它引发了当代学校德育和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危机,这种危机状态我们该如何解决?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我们必须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与策略。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本书由叶飞著。
道德教育的基本意义在于增进人的道德自由,培育人的道德智慧,提升人的道德福祉,前辈哲人无不为此孜孜以求,铢积寸累。然而随着现代性对古典心性的拆解,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将道德本真撕裂为碎片,人类如何在此种精神境遇中重新建构德福一致的价值体系成为当前道德哲学乃至道德教育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主题。一方面,道德是否可教的本体论难题亟待答复,另一方面,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与制度构成也需要进一步的理性反思。而且,道德教育已经不再仅仅作为学校的一种职能,而是关涉由现代性催生的诸多争执。作为学校的一种职能,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需要得到系统地反思与批判;作为解决现代性争执的可能方案,学校道德教育则需要提出新的改进策略,以引领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学校道德教育能否应对价值多元与价值消解的挑战,并自觉参与现代性的道德救赎,已经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