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通行的《论语》共有二十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非常丰富,是儒学*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杨忠主编的《<论语>新读(第2版)》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精选版本,重新整理,并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将博大精深的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介绍给广大读者。
论语>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但都没有受到重用。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一心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有较大成就者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