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订版所收鸟虫书器391件,较之初版159件多出一倍。 2.本书所刊载的大量器物,均为近二十年间新出土者,大量图片为首次发表。
3.作者长期致力于古文字研究,在鸟虫书的研究方面有着较高的学术声望。
4.本书材料翔实,对鸟虫书的辨识、考订细致严密。
5.《鸟虫书》初版时已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此次增订版无论从器物数量、考证严密性、释读正确性上都较初版有极大的提升。
6.本书所论鸟虫书作为一种缪篆字体,也可供篆刻爱好者以及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篆书爱好者学习临摹。
曹锦炎编著的《鸟虫书通考(增订版)(精)》初稿完成于1993年秋,初版于1999年6月。从初稿撰成至今,转瞬已逾二十年。初版时所收鸟虫书器铭159件,与容庚先生《鸟书考》所收鸟虫书器铭40件相比,当日已可称为大观。“地不爱宝”,二十年间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为鸟虫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增订版所收鸟虫书器铭达391件之多。本版除了在内容增加、图版增加、文字订正补充、尾注改成页下注外,章节上也有所调整。原“越国器”改为上、中、下三章,“楚及其邻国器”改为楚国器单列一章,曾、宋、齐、徐等国器入“其他国家器”而与“国别待定器”分章别立。特别需要指出,“越国器”(中)专门收录战国时期越国制作的非青铜质地的鸟虫书器,除2件为原始瓷质地外,余皆为石质器,且以兵器为主,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越国腹地--浙江省绍兴地区。这类石质器,证实了越国贵族的确使用石质兵器代替青铜兵器用来随葬。这类越国制作的石质兵器,经地质部门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仪测试分析,测定其材质分别为地开石、伊利石、叶腊石类矿物。越人或即视其为“玉”之一种。对研究越地葬俗以及越人思想有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