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凤书院答问》,是作者姚永朴在广东信宜起凤书院任教习时,对诸生疑问的解答汇总。此次校注,采用台湾广文书局《国学珍籍汇编》影印本。除加标了现代标点外,对人名地名和疑难字词句等也进行了解释。简短的字义、词义的注音、解释,书名的注解,采用夹注的形式;而较复杂的字词义以及人名、事件的注释则采用页面下方脚注的形式,以方便阅读,满足不同程度读者的需要。《起凤书院答问——外一种<左传义法>》收录的就是该书和方苞的《左传义法》两书内容。
左传义法>
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深切把握,都需要通过精心研读支撑这种文明的经典著作来完成。华夏文明亘古绵长,经典富赡,尤其需要后世学人潜心向学,孜孜研求。清代至民国初年,中国传统学术经历了一个大总结时期,清代学者重视文字考据,遵沿“由小学人经学,由经学人史学”的治学路径,使传统经典中的诸多难题都“涣然冰释”。在这一大背景下,清代至民国初,也出现了一批新的学术初步读物,前接汉学的主张固然使得学风师古,但毕竟年代已久,如何在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领新生学子入门,成为新的时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