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先王治国理政之精要,奠定大唐盛世之治国宝典;世代治国安民的经验汇编,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大纲。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
全面了解中华文化,汲取老祖宗的智慧;明了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
——唐太宗《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魏徵《群书治要序》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则凡君民、君臣者非所可忽也。
——(日)林信敬《群书治要校正序》
古镜今鉴。
——习仲勋《群书治要》题词
《群书治要》,唐太宗下令编的。这是世法里头精华的东西,你怎样管理一个国家 你怎样管理你的企业、管理你的公司、管理你的家庭 这个材料太丰富了。
——一位当代大德对《群书治要》的评价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由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撰的。该书辑录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撷取了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种,共50余万言。书成,诚如魏徽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对今人而言,此书虽为治国理政而编,但其中的思想对于领导干部如何为政、企业家如何治企,乃至个人如何修身齐家,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群书治要》所体现出的古圣先王的治国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化解世界冲突,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本书作者在阅读《群书治要》后,深感此书实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至宝。然而,《群书治要》五十万文言,对繁忙的现代人来说,非一日之功可以得览此书要旨。为此,作者以一年多来学习此书的心得,将该书主要思想进行了整理归纳,虽不能尽揽全书的精华,但对于快速领会此书的主旨,或许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诚愿我们能以诚敬之心体会古人之存心,愿先王之道惠泽天下,寰宇太平,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