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写作上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立法资料较为翔实。本书十分注重收集立法过程中的各项资料,较为详尽地收集和运用了立法过程中的各种草案文本、调研资料、会议研讨资料等,保证了本书对相关问题的阐释具有较为充分的立法资料基础,进而能够较好地把握整个修法过程和相关条文的立法原意。二是写作注重实践应用。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刚刚出台,但其注重回应社会热点,且不少立法内容是对原有刑法条文的修改,具有相当的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本书的写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司法适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本书的可读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 内容上具体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刑法修正案 (十一) 》的宏观问题, 包括《刑法修正案 (十一) 》的修法背景、修法过程、修法内容、修法特点, 力求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全面展示的《刑法修正案 (十一) 》的整体过程和内容, 并从发展的角度展望了我国刑法立法的未来走向。二是《刑法修正案 (十一) 》的具体问题, 将《刑法修正案 (十一) 》的修法内容分为十个方面进行了专门的阐释和研讨, 对读者理解与适用《刑法修正案 (十一) 》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