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选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英记者,亲临战场采写的80篇战地新闻报道。这些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真实记录下了二战的悲壮与惨烈,为读者呈现一部“鲜活”的二战史。
《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当时中、苏、美、英等国记者分赴各战区采写的战地通讯集,所有文章都发表在当时中、苏、美、英等国报纸、杂志和电台广播中。上编为中国战场部分,下编为国外战场部分。这些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真实记录下了二战的悲壮与惨烈,为读者呈现一部“鲜活”的二战史。这些通讯即使在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读来,仍然篇篇怦然心动。
全书约为40万字,分上编(18万字)和下编(22万字)。上编为中国战场,开篇为范长江的“卢沟桥畔”,本编共收入39篇通讯,含盖面较广,*后一篇是重庆《大公报》特派记者鸿增采写的“日军签降”一幕,详细记载了中国战区日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南京向国民政府投降签字之情景,发表于1945年9月3日重庆《大公报》。在这一编中,这次增加一篇,即1937年9月平型关一仗后,中央社记者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采访总指挥朱德和副总指挥彭德怀,朱德亲自向王少桐记者介绍了平型关一仗的基本情况。下编是国外战场部分,这部分主要是苏、美、英战地记者们所写的通讯,其中有四篇是中国记者的文章,如萧乾先生是当时中国唯一赴欧洲战场的记者,有他采写的发自伦敦的报道,重庆《大公报》记者在白宫采访罗斯福夫人的报道,以及朱启平那著名的一篇《落日》,详细记录了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日本向盟国投降一幕。46篇通讯内容基本含盖了欧洲、北非和太平洋各战区各国与德、日、法交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