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法学(外法史、宗教法本书从法文化传承的视角研究社会救济的宗教法起源,选取中世纪一统天下的教会法,从《教会法大全》入手,兼顾中世纪教会法学家的著述,集中梳理教会法中有关济贫的规范,进行细致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救助与扶贫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教会法中“贫穷不是罪恶”的观点让贫困去污名化,教会法中所针对的贫民起诉权、受教育权的保护、对贫民的司法救助等问题的规定,在强调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今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当下的社会保障立法也具有启示。
在欧洲中世纪历目前,以天主教会为的济贫活动盛极一时。在成熟形态的国家成型之前,教会作为超国家组织,进行了广泛的扶贫济困活动。为了确保慈善事业的有效开展,教会创制、颁布法律,指导、规范济贫实践。中世纪的教会法学家们也热衷于探讨贫穷与贫民的问题。他们对法律文本进行评注,阐述自己的法学思想,极大丰富了教会济贫法的内涵。《中世纪教会济贫法研究》一书即以中古教会法律文献、法学家评注等为基础材料,探讨教会济贫法的原理、制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