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聚焦餐饮浪费问题,切口虽小,但意义重大,是丰富立法形式、探索“小快灵”立法的生动实践,也是顺民意之举,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餐饮浪费表现为对食品、食物、粮食的浪费,涉及食用、销售、加工、储运、收获等多个环节,需要从立法、监管、技术、引导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治理。其中,立法具有统领性,可对各环节各方面防止浪费作出制度性安排。通过专项立法推进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建设。专项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共32条,分别对食品、食品浪费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