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2015年央视中国好书 颁奖词: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这本珍贵的抗战文献集纳了一百多封抗战英烈的感人家书,展现了革命英烈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编辑手记: 在策划和责编《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的过程中,这些七十多年前的信件给我很大的感受便是扑面而来的历史感,仿佛穿越到七十年前的炮火硝烟之中,与战场上的将军士兵一起经历大战,看到战乱中的人们颠沛流离,看到兄弟父子祖孙夫妻生离死别,咫尺千里。在这些原始信件面前,不用多说什么,你只需要去感受这故纸里的温情,感受那段历史。这是真切的历史,有温度的历史。 这里面我记忆深刻的是两篇。一篇是张自忠给战友的。他说“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没有其他办法”,*终以身殉国。枣宜会战后,军民中间流传着一首《襄阳曲》:“五月的炮火连天响,鬼子三路向西闯。十万铁军上战场,血战襄河保家乡!看吧!大洪山边,张自忠将军为国成仁,唐白河头,战死了钟毅师长。辉煌!辉煌!这是*后胜利的曙光!”何其悲壮!书中还有多封战场官兵的家书,很多都是绝笔,甚至来不及发出。正是有这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拼力杀敌,才有整个民族的*终胜利。 一篇是唐仁玙写给他原配夫妻唐春玉的一组信件。背景介绍中讲述了他们两人的相识过程,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信中也能看出唐仁玙对春玉的一片真情,话语朴素,却牵肠挂肚。在信中既有尽忠保国的热忱,更多的是儿女情长。几封信中还有一个“第三者”,唐的小老婆。两人大约常常因为第三者而争吵、埋怨。脚注中又说唐的小老婆在唐去世后改嫁。这一组信件背后几人关系的纠葛、前后的故事都耐人寻思,历史细节的丰富性在这里展露无疑。 其实还有很多精彩的篇目,或者可以说,每篇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着历史沧桑感,背后耐人寻味的故事,都值得好好阅读。就像我楼下小卖部的大叔,偶然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彩样,他就问什么时候上市,他也想买一本看看! 要了解平民的抗战史,不一样的抗战历史,那么强烈推荐你读一读《抗战家书》! ——策划编辑黄海飞 重要荣誉: 2016年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推荐12本好书之一 中国出版协会“2015中国30本好书”之一 “百种经典抗战图书” 《光明日报》2015年6月“光明书榜”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5年6月“中国好书”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年6月文学类优秀图书榜 BTV北京您早栏目好书推荐!!! 重读抗战家书,感受故纸温情!苏叔阳、步平、陈子善、解玺璋、雷颐、孙郁、谢春涛联袂推荐!
本书收录了张自忠、蔡炳炎、左权、戴安澜、谢晋元等先辈的30余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与可读性。书中既有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家书,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官兵的家书、普通民众的家书,鲜活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