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方志”特色研究的尝试,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发展问题的有益探索。本书以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解纷机构(个人)、解纷程序、当事人的情况、其他参与人的状况及其互动关系等方面作出立体和动态的法社会学式的描述,力图通过“纠纷解决”这一习惯法的实践过程揭示少数民族服膺的独特的社会正义实现样式。
本书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解纷机构(个人)、解纷程序、当事人的情况、其他参与人的状况及互动关系等方面作出立体和动态的法社会学式的描述,力图从“纠纷解决”这一民间法的实践过程,揭示少数民族服膺的独特的社会正义实现样式。类似社会纠纷适用不同解决机制的原因在于某些社会生态因素影响力的差异。民间与国家、世俗与宗教的纠纷解决机制衔接、整合,需要相互利用各自具有的不同“权力资源”,取长补短、相互支持。本研究集中展现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整合传统与现代、世俗与宗教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形成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