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大家、哲学家周国平,暌违七年重磅新作
影响千万读者的哲学大家周国平,暌违七年重磅新作上市!真切分享关于精神、自我、人生、文化、读书、教育等问题的毕生哲思,继而解答不同阶段的人生困惑。
★周国平70年人生哲思,一部与时间和解的智慧之书
人都活在当下,当下状态年轻,就是年轻。全书涵盖周国平77载人生智慧,他用亲身经历与对生命的觉察体悟,谆谆告诉我们:只要活着,青春就是一种轮回,而忘记年龄的人会老。
★生命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无关他人
人生充满诸多不可解的难题,与不可解的难题共处,未尝不是一种觉悟。读完这本书,愿你既能了解人生的不完满,又能在此底色下,热爱人生。
★内文哲思金句
1.生命的长短并无区别,年龄后都归零。
2.人生是可疑的,诸多不可解的难题,与不可解的难题和解未尝不是一种觉悟。
3.人只能感知自己的生命状态,无法感知自己的年龄。
年龄是一个 每天上午,我走出家门,穿越一个公园,去我的工作室上班。所谓上班,其实是我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写作。我背着双,里面装了一个饭盒,是我为自己准备的午餐,常常还装了一本或几本书,是我正在读的。有时候书比较多,双沉甸甸的,不过我,不觉得重。穿越公园可以道,只需要十几分钟,但是绕道,沿着一个大湖把大半个公园走一遍,大致是四十来分钟。我走得很快,是运动的步伐,不过我也,不觉得累。走路的过程中,头脑很活跃,会掠过各种思绪,常常也把今天写作的内容想一想,整理出一个思路。我几乎在工作室里待一整天,直到天色向晚,再背着双穿越公园回家,这一趟是道,为了赶上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子是这么过的,似乎十分单调,但我很享受,觉得这是适合我的生活方式。公园是有许多人在健身或者跳广场舞,成群结队,其中老人居多。是的,他们是老人,年龄在六七十岁上下吧。我很少想起,我的年龄其实并不比他们小,也许还超过了他们中的多数人。有时候猛然想起,便觉得不可思议,难道我也是一个老人,这怎么可能,又怎么可以?这些扎堆的退休老人似乎成了一个参照,衬托出了我的不同,使我坚信自己不是一个老人。我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我的词典里没有退休这个词,一个不退休的人当然不会老。 在别人眼里,我大约也不是一个老人。经常的情形是,初次相识的人听说了我的年龄,立即露出惊讶的神情,不肯相信。我的朋友们也说我显得年轻,是一个中年人的样子。女对男人的年龄敏感,男人老不老,从女的对待方式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我的那些可爱的女朋友,好像从来不把我当作长者来敬重,而是辈一样欢畅交谈。她们也许掩饰得很好,那么我希望她们掩饰到底。在我的家里,比我小许多岁的妻子、青年期的女儿、少年期的儿子,在我面前都毫无敬老的恭顺或惧老的谨慎,相反是百无禁忌,恣意笑谑。这个小家庭相对年轻的结构和活泼的氛围,或许正是我的抗老吧。 于是,有我大言不惭地宣告:年龄是一个。我还像煞有介事地做了一番论证。由父母的告知,由身份证和户口簿上的记载,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出生日期,据此计算出了自己的年龄。如果没有这种告知和记载,单凭记忆,你是不可能判断自己的年龄的。你只能回忆起某些经历、事件和印象,无法回忆起你已经活了多少年。你也不能凭借你的感觉来判断自己的年龄,你只能感觉到你当下的状态,无法感觉到你所活过的时间的长度。所以,无论在记忆中还是感觉中,年龄都找不到证据,它只是依据外界的某些信息计算出来的一个数字。那么,不要太把年龄当回事了,当它不存在,人都活在下的状态年轻,你是年轻。 做了这一番论证之后,我立刻警告自己,不可说大话。因为我知道,即使年龄是一个,生老病死却是人生的。现在我自以为不老,可是看以前的照片,不禁感叹那时候真年轻,即使与十年前比,现在也老了许多。无论我现在的状态多么好,也只是暂时的,老病在等着我,而终有,人们再看不见那个背着双快步穿越公园的身影了几年里,我的朋友和熟人中,比我年长的,和我年龄相仿的,甚比我年轻的,不断有人离开了世界。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凡俗之躯皆不能幸免,我当然不例外。 不过,尽管人终有一死,毋宁说,正因为人终有一死,愈加证实了年龄是一个。用死后的眼光看,寿命的长短并无区别,一切年龄后都归零。既然如此,更不必在乎年龄了。无论什么年龄的人,件事是应该做和可以做的,是活好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