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披阅十载,阅读了一千多万字的相关史料及方志图书,可谓钩沉史海,广博搜罗,为读者塑造出了一个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清吏形象。小说故事精彩好读,细节设置摇曳多姿。特别是周敦颐学识渊博,每到一处都开堂讲学、教化乡民的理学大师形象深入民心,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前夕,推出这样一位“为人、为官、为学”的历史人物形象,无疑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周敦颐》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披阅数载,钩沉史海,从浩如烟海却零星散乱的资料中试图勾勒还原出一代能吏、清官、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本来面目及高大影像。小说本着“大处不虚”的创作原则,以北宋时期儒宦周敦颐一生行踪为线索,穿珠缀玉,记述、描写他读书涵养、讲学著述、创办书院教化于人的儒学之道。特别是他为官几十年,始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洗冤润物、不负黎民社稷、安贫乐道、守土有责、以济苍生融于自身的高贵品质,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散发出扑鼻清香。小说故事充满机智而又妙趣横生,小说内容充满正能量,可圈可点之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