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与语言的“越境”旅行,中国当代多民族作家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示
“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作为中国当代多民族作家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示,收入了阿云嘎、莫·哈斯巴根、艾克拜尔·米吉提、阿拉提·阿斯木、扎西达娃、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吉狄马加、次仁罗布、万玛才旦等小说家和诗人各自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他们不仅是各自民族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反映了多民族文学的杰出成就,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亦不可忽视。
文学精神在边疆,这些作家作为双语写作的实践者,从母语转向汉语写作,其文化与语言的“越境”旅行,促成写作者的体验和反思,使作品具有特殊精神创造、文化表达和审美呈现。
2.妙趣横生笔,重寻爱与包容的草原精神
莫·哈斯巴根小说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蒙古草原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蒙古族长久稳固的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在物质和精神的多重挑战下,在现代社会丑陋自私的人性面前,蒙古人民和生灵万物始终依循自然法则,葆有敬畏初心。他以诙谐有度的语言,妙趣横生之笔法,重寻爱与包容的蒙古草原精神。
3.历史流变下,发掘人性中永恒闪烁的亮点
莫·哈斯巴根小说故事性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行文开阖有度,言语畅达;以对话推进情节,人物形象丰盈立体。作为蒙古族代表性作家,他尤擅塑造机智幽默、乐观善良、尊重自然的蒙古人民。这是其小说中*具个人色彩的地方,也是*见民族特色的地方。他祛除历史魅影,找寻和发掘人性中永恒闪烁的亮点,借此光照世界。
本书精选蒙古族作家莫·哈斯巴根创作、有名蒙古语译者哈森翻译的三部中短篇小说。1950年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的哈斯巴根深爱足下这片土地,更爱生于斯长于斯、历史流变下始终葆有爱与包容的蒙古人民和生灵万物:无论是《有狼有歌的故乡》中坚守沙漠深处的老汉一家,还是《黑龙贵沙漠深处》朴拙却大智的宝日呼,抑或《再教育》中机敏慧黠的陶力木大队队长,他们纯粹坚定的不变初心.彰显作者朴素浓郁的蒙古族美学观念。
哈斯巴根以对话推进情节却不显滞涩,行文大开大合却进退有据,他以其纯熟精湛的写作技巧,祛除历史魅影,找寻和发掘人性中永恒闪烁的亮点,借此光照世界。蒙古族译者哈森以高超精妙的翻译技能,完美恰切地还原出本书的灵动幽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