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波兰1772-1795(全景插图版)

作品编号:HWK140562
作者:[英]乔治·肖勒费弗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2017-05-01
定价:83.0
ISBN:9787514616279
开本:16开
页数:332
火悟空打分
0.0
共有0人进行评价
内容简介

瓜分波兰1772-1795(全景插图版) 本书特色



叶卡捷琳娜大帝是瓜分波兰的始作俑者,俄国是瓜分波兰的*受益者,为什么叶卡捷琳娜大帝短期理性长期不理性,贪图眼前利益而后患无穷?

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莎女皇为什么放弃传统的维护波兰领土完整的政策,转而参加*次瓜分波兰?第二次瓜分波兰中,奥地利为什么被排除在外?第三次瓜分波兰中,俄国如何利用奥地利与普鲁士的矛盾,拉拢奥地利反对普鲁士,从而实现利益*化?

缓冲国消失的战略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波兰被瓜分前,欧洲一切战争都是争霸战争;波兰被瓜分后,为什么统一欧洲的战争变成了主要形式?

拿破仑、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与希特勒为什么无法统一欧洲,*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欧盟”为什么会登上历史舞台

只有读完这本书,你才能理解!



1.大师佳作。波兰史权威学者乔治•肖-勒费弗的代表作。

2.战略思维。在这部巨著中,乔治•肖-勒费弗提出了著名史学观点,后世学者将其总结为“缓冲国效应”。缓冲国效应是指缓冲国存亡是关系和战、战争规模的关键因子之一。缓冲国存在,有利于和平的维持或战争规模的降低;缓冲国消亡,导致和平消失,战争规模升级。因此,他创造了新的历史观点,提供了思考历史的战略思维。

3.影响深远。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审视叶卡捷琳娜大帝外交政策的崭新视角,作者认为她主张和推动瓜分波兰短期理想长期不理想,直接导致欧洲历史拐点的到来,使战争形态由争霸向统一转变。这使政治家不得不反思,波兰灭亡一百多年内,欧洲为什么爆发多次大规模的统一战争,而且规模一次更甚一次。拿破仑、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与希特勒为什么*终没有统一欧洲?

4.大学馆藏、专业必读。本书极具权威性和开拓性,因此成为剑桥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数十所世界名校的图书馆珍藏。不少学校的波兰史专业都指定该书为必读书目。

5.全景插图,增光添彩。精选百余幅精美功能性插图。让读者在享受饕餮思想盛宴的同时,饮一杯美学的陈酿。思想上有碰撞,审美上有震撼。一边读文字,一边品美图,不知不觉,穿越两百年。



瓜分波兰1772-1795(全景插图版) 内容简介


乔治·肖-勒费弗的大作《瓜分波兰:不理性共谋、地缘争霸、欧洲革命与民族消亡》出版时,适逢*次世界大战正酣。他认为,*次世界大战是波兰被瓜分后的必然结果。波兰被瓜分前,是欧洲的大国,充当俄国、普鲁士与奥地利三大强国的缓冲国。这时,欧洲战争充其量就是争霸战争。然而,波兰被瓜分后,俄国、普鲁士与奥地利三大强国接壤了,失去缓冲了。从此,争霸战争成为统一战争的附属品,统一战争成为欧洲战争的本质形态。因此,更大规模的战争——洲际战争或世界战争——就不可避免。*个梦想统一欧洲的是拿破仑,但他梦碎莫斯科;第二个是尼古拉二世,但他梦碎克里米亚;第三个是德皇威廉二世,但他梦碎“一战”。后来,希特勒也想统一欧洲,但他梦碎“二战”。历史经验表明,武力统一欧洲是不可行的,但欧洲统一是符合各国、各民族的利益的,*后和平统一成为主流,于是“欧盟”登上了历史舞台,而这一切都源于瓜分波兰。

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用户评价

暂无用户评价
类似作品
傲慢与偏见【热门读物】
10.0
读书、小说
作者:[英] 奥斯丁
简介:《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
霍乱时期的爱情【热门读物】
9.0
读书、小说
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简介:《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
倾城之恋【张爱玲作品】
9.0
读书、小说
作者:张爱玲
简介: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
相关盒子
还没有加入任何书单!添加到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