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同声传译信息损耗:基于职业译员会议口译语料的研究》是一项尤其值得鼓励的个性化探索1。作者聚焦英汉同传的信息损耗,结合语料量化描述、个案分析以及理性阐释等多重方法,特别参考了心理语言学关于信息结构的相关理念,初步探讨了同声传译源语信息及其衡量单位,探索了源语断言划分标准和分类体系,描述了译语信息损耗评估标准及标注原则,量化呈现了英汉同声传译信息损耗的基本内容、类型和结构,揭示了同传方式特殊性、源语变量、翻译方向变量对信息损耗的影响,总结了认知能力与精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作者在实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口译信息研究的理性框架,初步构建了同声传译信息损耗认知机制框架,同时尝试提出了认知能力不足的概念,分析了认知精力不足与认知能力不足的互动关系,力图推动口译理论模型的发展,这些都是中国口译研究深层次发展的积极表现。本书对同传信息损耗的量化描述、内在机制的探索对同传实践和教学也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利于同传操作中对口译信息的有意识监控和修正,提高口译服务的整体效果,便于同传教学开展基于信息损耗的质量评估,加强口译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口译学员对个人口译信息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