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民水素养,形成全社会关心水、珍惜水、爱护水和节约水的良好风尚,是凝聚社会力量,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书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以及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对公民水素养理论与评价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阐述水素养的内涵、基本构成及其表征因素,构建公民水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试点评价,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既可以为后续研究积累经验,也可以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公民水素养提升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提高全民水素养是保障我国水安全的重要前提,是依法治水管水的重要抓手,是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共识实现节水治水兴水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首先从素养的内涵入手,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结合靠前外的水素养研究,探究水素养的基本构成;在系统梳理了靠前外科学素养、环境素养及水素养的概念内涵、理论观点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提取公民水素养的表征因素,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水素养的表征因素进行解析;构建及优化了公民水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北京、郑州、河池及青铜峡市等4个城市开展公民水素养问卷调查与评价,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可为后续研究以及各级政府制定水素养提升策略提供重要基础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