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编著的《唐代俗体诗研究》关注唐诗中的 俗体诗,运用诗歌学、社会学、文化学、文献学的方 法,对这类诗歌的写作、流传、诗学特点、艺术特色 及与整个唐代文坛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作者首先对 现存唐代俗体诗的文献资料做了调研,归纳出长沙窑 瓷器题诗、敦煌学郎俗体诗、墓志盖俗体挽诗、《全 唐诗》“谐谑卷”俗体诗四种唐代俗体诗的重要体类 。俗体诗的流行,既与唐代民间重学风气有关,也是 文人诗艺的高度繁荣及向民间普及的结果。唐代文人 也参与俗体诗创作,所作有“戏俗诗”“谣俗诗”“ 通俗训化诗”等。本书还从俗体诗学的角度,重新审 视中晚唐文人诗的通俗化倾向,涉及中唐诗人的通俗 诗学思潮、晚唐寒士的俚俗诗风、唐末五代苦吟诗人 的诗歌创作三个论题。
本书选取唐人的俗体诗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拟将俗体诗的出现放在整个唐代社会及唐诗艺术的生成体系中进行阐释,以期填补此项研究之空白。笔者拟将史料考证与现象揭示、理论阐述相结合,借鉴敦煌学、文物考古学以及民间文学、俗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力求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下审视唐代的俗体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