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死为主题,写人的生命短长、死生问题兼及不死观念。
本书以散文形式表达文化内容,有些内容或许超越功利,但未必不适合读者口味。作者曾主修哲学,对文学、历史、宗教也有涉猎,尤其对正史野史和历代笔记乃至西方文化历史涉猎较广。本书内容不限于哲理,而以哲理相统属;不求渊博,因旁征博引而使文章厚重;虽非文化专著或美文,却较文化专著多些美文,较美文多些文化含量。
这是一本读书人也许会感兴趣的书,即便书中的许多故事,也须是读书人方能读出味来。这就够了,借用路遥《人生》中的说法:天下读书的,一茬人呢。对文化有兴趣的读者,未必有多少时间和条件去涉猎许多书,倘若能从一本书中窥见较多的书,那么,即便是些只鳞片爪、吉光片羽,也应有些助益;倘若兴犹未尽,就可以找原书来读。笔者年轻时希望见到这样的书,有同样兴趣的读者,或许也可以接受这样的书。如果把“生·死”比作一扇窗户,那么打开这扇窗户,庶几可以窥见人生的些许风景;又因为毕竟是一家之言,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所以是“我眼中的”。本书以生死为主题,写人的生命短长、死生问题兼及不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