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编*的《查慎行诗歌批评研究》在文献辑 佚的基础上,将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与其《敬业堂 文集》、《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等文献相互印证和补 充,力图*大限度地还原查慎行诗歌批评理论的原貌 。本书指出,学杜、学苏是查慎行“唐宋互参”诗歌 理论的具体体现,其“唐宋互参”的核心与实质是一 种兼容并包的精神。查慎行的“熟处求生”之论移植 、借用了明清画论中的“生”“熟”理论,有绚烂之 极乃造平淡之意,故而与其提倡白描、反对用典的艺 术追求恰可相互通融。另外,查慎行对白描的提倡还 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从中折射出其对虞山诗派“二 冯”所倡导的昆体之风有着特别的警惕与反感,同时 也蕴含着其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复杂态度。这既是 对清初诗坛流弊的反拨与矫正,也是对宋诗优劣深刻 反思的结果。
查慎行是清初著名诗人,被推为“国朝六家”之一,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特色与成就,学界已经有不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其诗歌批评理论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是因为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自清初开始便已风行海内,对其后诗坛学界的影响亦较为显著;而其诗学批评文献《初白庵诗评十二种》、《敬业堂文集》却一直流布不彰,故导致当今学界对查慎行的诗学批评理论一直未能有清晰的了解,一些著名的诗学史著作在论及浙派诗歌时甚至对查慎行一字不提。为了扭转这一认识的偏颇,本论文通过对查慎行文集的辑补及对《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的详细剖析,力图将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中的论诗诗与其《敬业堂文集》、《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等三种文献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大限度地还原查慎行诗歌批评理论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