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少儿1.【吴军博士重磅青少科普作品】
“文津图书奖” “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吴军博士写给青年、少年的科普作品。蓝本荣获“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入围“中国好书”,入选“文津图书奖”。
2.【习得科学素养 建立科学思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了解科技史, 让孩子早一点学会用科学思维解决学习和生活难题!
3.【培养各学科兴趣 拒绝短板不偏科】
融合数学、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天文等学科1000多个有趣有料的知识点,让孩子对难懂科普形成系统认知,培养孩子的学科兴趣。
4.【激发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是梦】
原始人类住在哪儿?人类何时有衣穿?*初的城市什么样?为什么是牛顿?你有机械思维吗?你真的懂进化论吗?掌控核聚变还要多久?未来会是什么样?从用石头砸开坚果,到展望星际旅行,一睹176万年的科技发展大历史。
5.【内容有趣有料,拿得起放不下】
1000多个有趣有料的知识点,300多幅Q萌的手绘插图,让你大呼过瘾、大开眼界、大有作为!
不光是给孩子,成年人也可以来挑战一下!
6.【他们读了都说好!】
张泉灵:隆重推荐给孩子们。快50岁的我手不释卷一气读完。像来到人类思想进化博物馆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旅程。
李永乐:图文并茂,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到未来人类科技的发展历程,文字简约却不肤浅,内容深刻又不晦涩。
俞敏洪:这本书能让你打下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础,更宏观地看待世界的全貌,将所学的各个学科打通。
混子哥(陈磊):人们今天的工作、生活以及文化特点,都能在书中找到源头。
从用石头砸开坚果,人类开启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为了吃口热乎的,有了钻木取火。为了和野兽battle,发明了武器。为了传递经验,有了语言、文字。为了精神需求,引发了文艺复兴。……在时光的隧道中,农业/工业/艺术/天文/地理/生物全面开花。1000多个有趣有料的知识点,300多幅Q萌的手绘插图,随着吴军博士的详细解说,俯瞰一整部人类科技文明史。……让你大开眼界、大呼过瘾、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