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热点,我们主要关心两点:食品安全吗?食物吃进去有益健康么?
2.这是一本篇幅适中、附有插图的社会史著作,处理的主要是现代美国人对食品安全、食物是否有益健康感到忧心的历史。
3.农药、添加剂、经过加工的食品会要人命吗?鸡蛋是否是“胆固醇炸弹”?红酒是否对心脏好却对肝脏不好?作者历史地看待了美国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4.作者的主要观点是,食品恐慌在很大程度上不见得是理性的,因受专家意见影响、受食品生产厂家鼓动而对食物产生偏见的情况屡见不鲜。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梅奇尼科夫宣称喝酸奶能让人活到140岁,因为它们能杀死肠道内的致命病菌。维生素的“发现者”elmer mccollum剪裁自己在维生素缺乏症方面的理论,以迎合资助他的食品生产厂家的需要。作者也记述了大食品厂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推销产品。比如所谓“天然食品”运动,认为喜马拉雅深山中的居民更健康长寿,因为他们的食物是纯天然的,未经处理。再如美国的营养学家、“地中海减肥法”的推动者ancel keys整合学者、医生、厂家等各方意见,提出高脂肪的食物是致命的。
5.作者对食物、食品安全持一种乐观态度,会给陷入食品安全恐慌中的中国人带来一种新的观察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