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流传至今已历四百余年,源于天津杨柳青镇而得名,它遗存丰富,集中体现民俗文化的连续性,有来自民间的“大百科全书”之称,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继承了我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艺术的特点,保留着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在众多的中国民间年画中,卓尔不群,风格独特,它以生动而有趣的题材,优美而真实的形象以及装饰趣味的构图、艳丽的色彩,愉悦于历代人们,其内容把农耕社会的文明审美观和生存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向往,成为迎接新岁、纳福履吉的重要载体。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无美不臻,浑然汇成一个泱泱的艺术体系,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是我们祖先留给人类的艺术活化石。
《杨柳青木版年画》(中法)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精华,依照题材展现藏画四大类,共222幅。其中很多藏品为初次公开亮相。本书亦是自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全方位、全景观地深入梳理馆藏年画珍品,对年画的名称、年代、题材详鞠细究,将杨柳青年画的历史脉络清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