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就是好学、好教的吗?
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还是在初、中、高不同阶段的汉语教材中,情态动词“能”和“会”都随处可见。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就可以熟练且正确地说出“我会说汉语”“他今天不能来上课”等句子,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却依然可能会说出如下句子:
为什么?这是由情态动词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二、为什么看似简单的“能”和“会”却屡屡成为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1.二者都是典型的多义情态动词,义项复杂且微妙,例如“能”,可以表示“能力”“条件”“用途”,还可以表示“许可”“可能”。
2.“能”与“会”,语义、用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都可表“能力”,但表“能力”时又有细微区别;都可表“可能”,但“可能”的程度并不一致。
三、本书能帮你做什么?
1.帮你从整体上认识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与句法特点。
2.帮你具体而微地深入了解“能”与“会”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
3.帮你分析“能/会”与其他情态动词的异同。
4.帮你从汉外对比的角度认识“能”和“会”,初步了解学生偏误的可能原因。
5.帮你梳理学生常见偏误并分析纠偏对策。
6.帮你从不同阶段入手,设计、安排“能”和“会”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并提供教学方法和策略支撑。
本书稿隶属于“对外汉语教育语法丛书”的书系板块。该丛书是齐沪扬先生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的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的系列成果。该丛书共分为四个子板块:综述类、书系、大纲、论文集。书系系列共6辑,书系的编写以“一点一书”的形式呈现,将汉语语法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相对复杂的、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且在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的一个或一类语法项目编写成一本语法教学参考书,力求对该语法项目进行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尽可能穷尽该语法项目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予以详细的解答、说明和指导。
本书稿隶属书系系列第2辑。本书参照情态语义系统,以问题为纲,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典型的两个多义情态动词“能”和“会”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从对比分析等角度探讨了“能”和“会”的习得偏误和习得顺序,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针对“能”和“会”的分层教学、课堂讲解、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希望能为汉语情态研究、尤其是“能”和“会”的研究与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