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是以译者行为为基点,以翻译批评为目标而进行的外化性、人本性和动态性的翻译理论建设。本书以应用研究为主,涵盖各个方面,可看作译者研究、行为(过程)研究、翻译批评研究、翻译社会学研究和总的应用翻译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旨在验证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在应用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凸显理论的工具性,呈现外部研究、以人为本和互动关系的研究特征,体现为翻译内与翻译外、文本与人本以及静态与动态等三大研究路径的相互结合,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三大属性相呼应。作为评价理论,以人为本,可动态解释和解决翻译过程和翻译活动中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实践理论,可提高翻译批评的操作性,并间接起到改善翻译实践的作用。“译者行为批评”属于中国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验证研究,有助于中国翻译理论日益发展壮大。
《译者行为批评应用研究》集中探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应用研究,可视作译者研究、行为(过程)研究、翻译批评研究、翻译社会学研究和总的应用翻译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旨在验证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在应用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凸显理论的工具性,呈现外部研究、以人为本和互动关系的研究特征,体现为翻译内与翻译外、文本与人本以及静态与动态等三大研究路径的相互结合,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三大属性相呼应。
本书的逻辑框架是:从基础概念到应用,再到理论和研究,呈现为一体化发展,融理论建设、应用研究和翻译批评操作性提升于一体,探讨的核心话题包括译者行为研究背景、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溯源、概念内涵辨析、译者行为研究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模式、“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践检验、译者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翻译行为批评视域的翻译实践与应用中的机器翻译问题、译者行为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作为评价理论,译者行为批评以人为本,可动态解释和解决翻译过程和翻译活动中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实践理论,可提高翻译批评的操作性,并间接起到改善翻译实践的作用。“译者行为批评”属于国内原创译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有助于推动打造翻译理论的中国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