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着《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全、准、精、新”的原则,本卷书包括了一般实验室、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血液病学、免疫学、病原学等相关检查和实验室组织管理等8部分。基本涵盖了目前实验室诊断所涉及的内容,与临床密切相关。
一、《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按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中医药学类、公共卫生类、军事与特种医学类、药学类的不同学科分卷出版。一学科辑成一卷或数卷。 二 、《全书》基本结构单元为条目,主要供读者查检,亦可系统阅读。条目标题有些是一个词,例如“铁染色”;有些是词组,例如“尿比重检测”。 三、由于学科内容有交叉,会在不同卷设有少量同名条目。例如《病理生理学》《心血管病学》都设有“高血压”条目。其释文会根据不同学科的视角不同各有侧重。 四、条目标题上方加注汉语拼音,条目标题后附相应的外文。 五、本卷条目按学科知识体系顺序排列。为便于读者了解学科概貌,卷首条目分类目录中条目标题按阶梯式排列,例如:变态反应实验诊断………变应原检测……Ⅰ型变态反应实验诊断………支气管哮喘实验诊断……… 六、各学科都有一篇介绍本学科的概观性条目,一般作为本学科卷的首条。介绍学科大类的概观性条目,列在本大类中基础性学科卷的学科概观性条目之前。 七、条目之中设立参见系统,体现相关条目内容的联系,一个条目的内容涉及其他条目,需要其他条目的释文作为补充的,设为“参见”。所参见的本卷条目的标题在本条目释文中出现的,用蓝色楷体字印刷;所参见的本卷条目的标题未在本条目释文中出现的,在括号内用蓝色楷体字印刷该标题,另加“见”字;参见其他卷条目的,注明参见条所属学科卷名。 八、《全书》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为标准。同一概念或疾病在不同学科有不同命名的,以主科所定名词为准。字数较多,释文中拟用简称的名词,每个条目中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并括注简称,例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个别众所周知的名词直接使用简称、缩写,例如: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