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中医针灸”时,会考虑“中医针灸有一成不变的传统吗?”张树剑的问题意识提示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时至今日,海内外依然有诸多新的针灸流派不断涌现,他们有着与正统理论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国针灸思想史论》的研究视野突破了针灸流派、学派分类的正统思路,以历史学、医学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等方法重新审视中医针灸的传统,尝试绘制针灸知识的新图景。
——高唏
★作者以其精致的文字、对针灸乃至中医理论独到的“历史情景化”理解,向我们展示了针灸知识和理论的缘起及其历史演进,不仅以历史主义的态度,从针灸的相关概念、理论辨析人手,将针灸乃至中医思想理论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对其做了合乎情理的理解和阐释,而且通过具体的专题研究,让读者意识到,宋元以来理论化的针灸并非中国传统针灸的全部,中医在不同时代思潮影响下不断阐释而日臻精致复杂的理论,与具体的临床实践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和紧张。
——余新忠
★对于针灸,仅从具体的知识、技术是难以解释清楚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思想观念的层面,作深度研究和阐释。《中国针灸思想史论》就是循此理路,探求理解和认识针灸,进而明了前行方向的力作,且其面世也堪谓逢时。
——赵京生
《中国针灸思想史论》是“铜人文丛”中的一本。本书稿为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针灸思想史研究”的很终成果,也是作者多年来在该领域研究的集中成果,分上下两部分,部分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针灸学术目前重要命题与影响其理论演变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作了分析。该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针灸学术目前的重要概念命题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对技术思想的演变历程与重要节点作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