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的结构问题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地利用高考政策的机会?是否选择了更适合孩子的专业?在志愿结构中策略是否清晰?有无保底院校?有无分数相匹配的学校?有无实现低分增值的学校?也就是说,通过合理运用策略,我们能否使我们的分数物超所值,用相对较低的分数录取到更好的高校和专业?同时,是否有考虑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少数民族预科、贫困专项计划、军校、国防生、免费师范生、小学全科教师等项目有孩子可以适用的机会?
为了解答上面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问题,帮助考生恰当填报志愿,以录取到合适的专业和高校,我们撰写了本书。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志愿,应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符合考生兴趣、性格和能力特点;体现考生职业规划(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跟考生家庭背景和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志愿结构比较合理(不同批次志愿搭配和同一批次不同学校的志愿搭配);志愿填报策略运用合理(高分段稳妥策略、低分段风险策略、中分段适度风险策略);录取结果理想(不落榜、分数用够、实现低分增值)。学有所长应该与学有所用相结合,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应根据考生的职业兴趣和家庭背景进行选择。
我们认为填报志愿有四大境界,一是不落榜,二是分数用够,三是实现低分增值,四是高考志愿与职业规划相结合。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考生达到这四大境界,读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填报志愿中,我们都希望能去到好的地方,上好大学,读好专业。要达到以上三个期望值,需要准备哪些知识?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所选择的区域、学校、专业能否相匹配?这些*终都需要体现在一个问题上:如何填报志愿?在填报时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策略?
本书围绕填报志愿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往年的几十个报考案例,详细解析志愿填报的技巧和策略,给家长和考生指出了一条填报志愿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