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亮也是一位很有人文情怀的作家。他关注现实,尤其对底层生命充满悲悯和同情,对乡村生活背后的故事,他虽然不可能 披露;对基层事件的人事逻辑,他虽然不可能毫无保留地揭示,却也有入木三分的表现,尤其是对人性的展示有一定的深度。《四线城市》里,满叔这一角色的出现,就让人联想到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上城》,满叔看到阿炳在城里当干部,就用蛇皮袋拎着一些特产,来到县城找阿炳。阿炳把他安排到宾馆住上一夜,结果满叔竟然把宾馆里为客人准备的饮料、食品都收集起来,生怕吃了亏。这和陈奂生住宾馆的行为很有相似性。不过,他们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对城里生活不熟悉,还有一种小农思维。《归属》中的兰兵,退伍后进了火葬场做司机,他经历过的乡村势力的刁难及自身 次婚恋的失败,有乡村文化痼疾的因素,而 多的是人性之恶。尹振亮虽然没有尖锐地批判,但字里行间都有委婉的否定。显然,他虽身处这种文化境遇之中,却并没有随意认同;他敬畏乡村生命,对底层人充满温情,但也没有因此而故意夸大乡村之善之美,因此他的乡村题材的小说真的摆脱了一种传统的“乡愁”。
本书为作者的短篇小说集,作者生于农村,又回报农村。书稿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为主线,刻画了一批深入乡村一线与老百姓一起攻坚克难,战天斗地,帮助贫困群众克服困难、摆脱贫穷、走出泥淖的工作人物形象,以及一些农村人在改变乡村、改善民生、改天换地过程中步入小康生活的逸闻趣事,把民俗、民情、民颜、民本等在民间即将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本真,用“奋斗+拼搏”这根红线串联,道出正能量,写出真善美,绘出新面貌,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