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本书从草书的特点、笔法的变化、部首、结构、章法、临创欣赏等角度进行深入的解析。
本书融草书知识、方法、经验和理论为一体,互为渗透,互为关切,草书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皆在可操作性中得以阐释。草书的特点,一是立足于创作经验理论化,并以艺术理论反哺于创作。为避免经验的局限性,故在理论分析中突出经验的传统性及时代性。二是反复强调“作草如真”的草书创作原则。草书不是潦草、快速书写的代名词,其法度与其他书体相比更加严谨,难度更大。三是突出草书以“篆隶为本”的思想,草书的线即篆隶的线,认为这根线条是书法的生命线。四是坚持笔法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炫耀的,并将笔法从固定的部位解放为一个流动的过程。五是认为草书创作时要将点画放入结体中,将结体放入章法中统筹安排;欣赏时要将点画放入结体中,将结体放入章法中进行观看,点画、结体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在各自的价值中,更体现在整体的需要上,必要时以放弃各自的审美价值而创造章法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