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城镇建设

作品编号:HWK34893
作者:邬才生等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1999-08-01
定价:18.0
ISBN:7801400712
开本:10开
页数:284
火悟空打分
0.0
共有0人进行评价
内容简介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城镇建设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绝大多数的农民告别了贫困走向小康,而且表现为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从来没有像现
在这样广阔和丰富,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乡村中走出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商品经济、建设小城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向国外客人介绍农村改革情况时就不无欣喜地说:“在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讲话,不仅概括和总结了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和发展,而且揭示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农村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所伴生的社会发展趋势,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的社会发展规律。但是,城市化道路如何走,各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已的国情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把“造厂”(发展乡镇企业)与“造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建设小城镇,推进城镇化,这是走中国式城市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实践表明,这种探索是成功的。其一,“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依靠自己建镇,进入小城镇。这就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从而降低了城市化的社会成本;其二,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不是城乡对立的加深,而是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保证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效益的*大化;其三,中国的农村城市化过程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农民被剥夺的过程,而是使农民*大限度地获得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成果。
建设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中国农民探索农村城市化的实现形式和途径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一开始并不是完全自觉的、有理论和政策指导的活动,而是农民自发的创造。正因如此,人们才“完全没有料到”。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新的矛盾的暴露,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推进,这一事关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中国城市化发展大局的社会实践活动,迫切要求科学理论和正确政策的指导。适应这种需要,苏州市委党校的理论工作者以苏州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总结小城镇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小城镇建设实践中的问题,面向21世纪小城镇建设发展,从总体战略思路和经济、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论探索和思考,写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城镇建设》一书,这显然是一件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首先,推进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
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问题,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因此,研究小城镇建设的跨世纪发展这一事关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大局的战略问题,理应成为我们理论工作者所关注和研究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
其次,苏州的小城镇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以农业改革为契机,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繁荣成为苏州农村*具特色、*亮丽的风景线。它所积累的经验,它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全国来说,都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把苏州的小城镇建设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把苏州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的分析和思考,进一步探讨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仅对苏州小城镇的跨世纪发展是必要的,而且对推进全国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第三,就全国来说,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积极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例如,怎样把小城镇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之中,提高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水平;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调整小城镇经济结构,优化小城镇的产业配置,建立小城镇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怎样在小城镇的建设中,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在小城镇建设中,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的管理水平,怎样把建设小城镇、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统一起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纽带作用和开放性功能,促进城乡的交流与协作,共同走向繁荣和文明等等,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本书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些实践本身提出的新问题,在理论上进行思考和回答,表现出了理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些研究成果也许只是一家之言,也许还有某些不足之处,但他们对小城镇现代化建设中诸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倾注的研究热情,同他们取得的成果一样都是值得赞赏的。
小城镇建设的理论来源于小城镇建设的实践,小城镇建设的实践呼唤科学的理论指导。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实践,而且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的理论研究深入开展和走向繁荣。

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用户评价

暂无用户评价
类似作品
傲慢与偏见【热门读物】
10.0
读书、小说
作者:[英] 奥斯丁
简介:《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
霍乱时期的爱情【热门读物】
9.0
读书、小说
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简介:《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
倾城之恋【张爱玲作品】
9.0
读书、小说
作者:张爱玲
简介: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
相关盒子
还没有加入任何书单!添加到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