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的概念。作者提出,当前“情感经济”正在萌芽,人类原本苦苦追寻的思维能力正在被机器逐渐取代,人类仿佛正在进入一个人工智能优势衰减的“情感经济时代”。这一定程度上预判了人类劳动力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2.新的视角。作者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线索,梳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提供了一种切合新环境、新时代的经济观察的新视角。
3.新的思考。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伴随其功能的开发一直在进行,但大多数思考都停留在将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去看其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本书作者从这种思考引申出去,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其实已经让经济社会产生了新的走向,这种影响甚至是本质性的。
4.人工智能克服“鲍莫尔病”,传统行业面临颠覆性变革,人类未来即将迎来情感经济时代。
人工智能全面进驻人类生活的几百年里,人类智能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新的特征。作者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线索,梳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以此为背景,引申出新的经济时代可能发生的工作性质、教育体系、女性地位、消费方式等的变化。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走过了体力经济时代,正在经历思维经济时代,并已经显露出情感经济的特征。在情感经济时代,随着机器被训练着开始“思考”,过去需要人类智能的许多任务现在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了自动化。然而,注重情感或情绪体验的工作却仍难以实现自动化,所以情感经济的本质就是强调“情商”和“同理心”。这一时期,人类工作中技术性的部分慢慢淡化,情感向的技能将进一步升级。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开发仍在继续,伴随而来的担忧和争议也将一直存在。如果人工智能进一步产生情感,打破人类在创造力、共情力领域的“垄断优势”;如果机器全面压制人类智能的“奇点”真的到来……人类未来要去向何方,人机共生的伦理困境如何突破,都是不可逃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