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将面临什么样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大家谈的很多的人口红利和其消退到底有哪些宏观经济含义?驱动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和短周期波动的因素有哪些异同?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再平衡?货币信用周期究竟隐含着什么?中国式通胀为何总是迷雾重重?房地产泡沫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人民币和外汇资产配置的再平衡之路意味着什么?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这一系列追问的答案,将由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为我们一一揭开,循着作者探索的“新中间路线”,我们一起找寻中国新平衡的路径。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并行或先后释放出的人口红利、制度变革红利、全球化红利,都将并行或先后面临见顶回落的趋势,因循这些发展机遇时期形成的分析框架来思考未来的增长,难免会陷入惯性与定式,从而出现较大的偏差。本书力图建构适应“后红利时代”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相应地、分主题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领域若干重要议题;*终,引领读者去探索中国经济新平衡的路径。
本书是作者结合自身长期的工作经验,特别是近距离、实际地观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写下的个人总结与思考。全书分为十个部分,开篇从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谈起,奠定了本书写作的学术规范基础,并为读者指出了理解中国宏观领域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分析框架;第二章内容聚焦在中国的人口问题上,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现今及未来的人口结构具备的宏观经济含义;从人口延伸开,第三章谈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长周期与短周期的区别及相互联系,为理清长期的结构性经济问题和短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思路;随后,作者探讨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与再平衡问题,为调整长期发展方式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中国货币发行信用、通胀难题以及房地产泡沫的探讨体现了本书着手解决当前宏观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意图,并由此阐发了作者观察后的独特思考;由此,作者介绍了人民币的再平衡之路以及中国城镇化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后一章,作者总结了上述各个领域的发展问题及特色,提出了“中国新平衡——转型的政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