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英、冯海龙编著的《政府转型、公共支出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从公共产品与政府职能理论分析入手,结合中国实际,对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支出转型的关系、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时空特征、公共支出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的影响因素、转移支付对中国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等做了理论分析。并采取中国相关年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横截性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公共支出转型中公共支出规模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及其因果关系,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政府公共支出政策的建议。
国内外关于公共支出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了公共支出的含义与范围、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公共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公共支出对于社会公平的影响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政府公共支出调整多以促进经济增长率*大化为唯一目标;第二,公共支出多归类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或社会公平的影响缺少二者的协同分析;第三,经济水平考察通常侧重于经济总量分析;第四,公共支出调整对具体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多有忽略。鉴于此,《政府转型公共支出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结合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公共支出分析框架,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统一于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之中,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对公共支出转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