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在于,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的“农民”本身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而它所反映的实质,是农民由革命主体向建设主体的身份变化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适应性或一致性状况。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演变这个角度,启发人们进一步探讨这个事实及其发展趋向与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决策根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农村政策取向与“三农”问题的轻重缓急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政策取向为尊重和保护农民利益时,“三农”问题就得到缓解;当政策偏离这个取向,“三农”问题就加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从以农民获得自主和实惠为取向演变为以适应市场化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取向,然后转变为以统筹城乡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取向。在农村政策选择上,必须认真反思历史,科学总结经验教训,高举改革大旗,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应将充分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和农民广泛参与结合起来,将总政策、基本政策与具体政策结合起来,以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根本权益为基本原则,同时照顾到农民的特殊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