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结了中国人的素质共二十六条,引证丰富,文笔生动。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成据。时至今日,读来仍使人警醒与深省。本书所概括的中国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人,书中不免褒少贬多,因此笔触略显低沉,还不乏偏颇之辞。由于作者是一位西方传教士,他的立场和观点,无疑会受这一身分的局限。他的视角与结论总摆脱不了西方的价值观。然而我们不必苛求前人。公平地说,他在揭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晚清政体同中国现代化之间的深刻矛盾方面,的确不乏真知灼见。对此今天的读者自有判断。
本书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多年,在中国人的家里研究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其中札记详尽地记载着曾经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大量事件,特别是那些看来完全异乎寻常的事件,还有这个国家当地居民对此所作的特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