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赤子编著的《古代汉语和广东的方言》从广东的角度出发,主要以古代汉语和广东的方言比较为研究范畴,首先从史的角度追溯广东三大方言即粤方言、潮汕方言和客家方言各自的形成过程;然后从丰富鲜活的语言现象去求证古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在几大方言中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演变,以及从横向的角度探讨各方言存古的历史层次和之间的异同联系;*后一个部分是一些方言语义语法现象的源流探究,属于综合研究的案例;其中有的部分还注意描述了地方经济文化风俗对语言变化产生的影响。全书注意用较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汉语和汉语方言的发展变化和联系,用归纳、描写和比较的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融会贯通历时和共时的关系,以揭示历代汉语共同语对广东的方言形成的影响,揭示广东各方言积淀和蕴含的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广东跟古代中原地区血脉相连和绵延不断的关系。
建设国家特色专业的目的是培养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的主渠道是课程和课堂,而课堂授课需要好的教材。正因如此,我们把编写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我们编写的教材系列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定位上具有明确性。华南师范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是师范专业,培养的学生90%到学校就业。因此,我们所编写的教材,必须适应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中文专业的师范特点,必须考虑绝大部分学生到中学就业的去向。
第二,书目上具有系统性。本教材系列是一个系统,系统内又包含一些子系统,即一些书系。如古代汉语书系、现代汉语书系、古代文学书系、现代文学书系、当代文学书系、外国文学书系等。我们希望经过长期的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材系统。由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要照顾到彼此的衔接,相互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