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我国学校规训武德育工作造成道德教育“祛魅”,学生德育主体地位丧失等问题的思考,井遵循学校教育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建构的基本原则,试图将“诗意”概念引入道德教育,在合理借鉴中国历史上“诗教”成果的基础上,依托民族特定的语言形式和美感形态,力图挖掘德育的诗意美,让青少年从小就得到诗意熏陶,蕴蓄人生激情,坚定人文信念。
中国是一个“兴于诗”、“重于教”的国家,其中“诗教”是中华民
族传统教育的精华。但在近代教育发展历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为
圭臬,在移植、借鉴日本、苏联以及其他西方教育思想的时候有意或无意
地淡漠了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扬,使得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成为
“非诗意”与“非民族”的存在。一个有着悠久文化教育历史的国家在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教育的同时,还必须珍惜和发
扬自己民族的教育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对国家建设、民族兴盛以 及世界文明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