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实训活动的“全景”视野下理解实训教学环境,通过实训教学及实训教学环境的调查,识别与概括实训教学环境的特征,界定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等相关概念,建立职业院校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相关的概念体系,为更深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对典型的ERP沙盘实训环境进行细致解构,讨论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应具备的四层级结构以及五种主要功能,帮助教学实现三重转化从而为学习产出提供基础性支撑。该分析模型为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环境的设计、诊断与增强提供了参照样本。 3.深度分析虚实融合实训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梳理了学习者在实训活动中的主要需求,提出实训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面向活动设计、面向任务设计以及面向进程设计的三层次教学设计程式。该程式旨在帮助职业院校教师提升活动整体设计的意识,逐步形成活动设计的能力。 4.针对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建立了“问题领域”与“经验领域”之间的联系,梳理形成了分组合作策略、演示与讲解策略、问题提取与校正策略、激励与强化策略、交流与反思策略等五大策略,为职业院校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5.对实训活动中的学习者体验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其情态体验主要包括挑战度、愉悦度、偏好度、期待度四种,并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情态分析模型。采用德尔菲法,进一步完成了情态目标区域范围的设定。开展了准实验性质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四种情态类别当中,愉悦度属敏感的指标,并起着类似于“放大器”的关键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虚实融合实训环境因其独特的结构与功能,更有可能带给学习者正面的学习体验。通过情态分析可以实现不同群体、不同内容、不同教师之间的比较,从而为评价、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依据。 6.运用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以ERP沙盘实训为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学习产出主要包括“实践性知识”“交往性能力”“反思性思维”“内生性认识”以及“依存性情感”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学习产出的形成机理,得到了实质性扎根理论:虚实融合实训环境潜在支持虚实融合任务生成,虚实融合任务使“做中学”成为可能,学习者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可以获得多维度的丰富产出;建立了学习产出的量化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这一分析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为类似实训教学的评价与优化提供判断依据。
本书在实训活动的全景视野下理解实训教学环境, 通过对实训教学及实训教学环境进行调查, 识别并概括了实训教学环境的特征, 界定了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等相关概念, 建立了职业院校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相关的概念体系, 为更深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