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要论述的核心问题是在逆优选化的世界中,中国靠前转变发展方式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持续,将促进优选气候治理的转型。为此,本书认为优选治理的转型从格局、价值观、机制和主体四个维度表现出来。其中格局转型表现为新兴经济体提升了在优选治理中的地位,更接近治理中心。价值观转型表现在新兴经济体不同文明的优选治理观与原来的西方自由主义优选治理观共存。机制转型表现在二十国集团等新兴优选治理机制崛起。主体转型表现为从西方国家侧重于非政府行为体转型为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的平衡。因此,优选气候治理转型的内涵是指,新兴经济体围绕低碳科技的研发、投资、生产、靠前合作,以及优选温室气体减排展开的机制建设、区域合作、价值观供给和参与主体的扩展,使得优选气候治理在逆优选化背景下更加公正、普惠和高效。以此为框架,本书认为中国同样在以上四个维度促进了优选气候治理转型。格局方面,中国已经在优选低碳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改变着地区气候治理格局,使气候治理的成果更广泛惠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价值观方面,中国基于多元共生哲学提出了共商共享共建的优选治理观,使得优选治理价值观更加多元。机制方面,中国在二十国集团等新兴优选治理机制中积极促进金融与气候治理的融合,拓展了优选气候治理的领域。主体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参与优选气候治理,既避免了侧重非政府组织对主权的损害,又保持了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平衡。结论部分,本书认为国家内部发展方式转型才是优选气候治理转型的根本动力,应该加强优选治理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结合,构建优选气候治理研究的宏观议程。中国新时代的诸多改革措施将使优选气候治理朝着更加公正、普惠、高效的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