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不仅关于过去,还能塑造未来。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 ??从文字产生到印刷书籍,再到数字记忆,存储技术的发展使我们面临很多新的旧的问题: 数据到底属于谁的? 我们如何面对信息膨胀,又如何看待数据消失? 谁决定我们看到哪些信息? 集体失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我们如何保证记忆的真实性、权威性? ??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需要记忆新范式,也需要新的基础教育,学会对数字信息保持审慎和责任感。
写在泥板、石碑、莎草纸、手抄本上的记忆可以保存数千年。写在网络上的记忆平均存在的时长只有100天。网络平台一旦关闭,我们的回忆、爱好、生活感悟、学习资料都会消失。 一代代人积累的记忆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进化优势:知识和文化。如今我们却面临一个悖论:数据不断膨胀,也在不断丢失;信息触手可及,我们却记不住任何知识。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从史前时代至今人类是如何记忆的,提醒我们数据存储不是记忆,引导我们思考: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洪流中,有限的注意力应该用来记住哪些记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处理膨胀的信息?消失的记录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谁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传播和流传至后世。